牛粪“变形记”——“生态+经济”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变形记牛粪不再是牛粪令人头疼的废弃物,而是生态双赢色摇身一变成了“绿色黄金”。这里,经济6.3万头牛每天产生近3000吨粪污,变形记却通过科技赋能、牛粪循环利用,生态双赢色转化为沼气、经济有机肥和绿色能源,变形记不仅解决了污染难题,牛粪更创造了8000多万元的生态双赢色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双赢的经济绿色发展之路。
粪污发酵变“绿电”
初夏时节,变形记走进现代牧业塞北牧场,牛粪看不到传统养殖场的生态双赢色粪污堆积,取而代之的是一套高效的大型沼气工程系统。牛粪通过地下厌氧发酵,固液分离工艺,摇身一变成了清洁能源——沼气,用于牧场供暖和发电,年处理粪污89万吨,相当于一座小型“绿色发电站”,成为全市新能源运行企业中唯一一家以粪污为原料的大型沼气工程单位。
更令人惊叹的是,发酵后的沼渣、沼液也成了抢手货。沼渣回填牛卧床,替代传统垫料,既环保又舒适;沼液则通过智能施肥系统精准还田,滋养了20余万亩耕地和草场。仅有机肥一项,每年外销15万吨,直接带动农牧民增收,真正实现了“牛粪变黄金”的华丽转身。
粪肥还田“富”了土地
在塞北管理区,使用化肥的农户越来越少,“以前种地靠化肥,现在用沼液,土壤越来越肥,庄稼长得更壮实!”当地农户欣喜地说。这种变化得益于该区充分发挥农垦优势,打造“养殖+种植”绿色循环产业链。
沽源牧场集团与现代牧业、垦达牧业等养殖企业建立饲草种植、机械作业和粪肥消纳协议,从美国、德国、丹麦等国家进口40台套大马力、高效率、智能化、精准作业的沼液施肥机、固体抛肥机和牵引设备,让粪肥精准“喂”进农田。
通过粪肥还田,全区减少化肥使用量,提升土壤有机质,9万亩农田告别“化学依赖”,迈向绿色种植。高标准农田建设更让粪肥通过345公里密闭管网直达田间,像“营养液”一样滋养作物,实现“种养双赢”。
“政策+科技”臭气变“财气”
塞北管理区不仅让牛粪有了用武之地,还积极破解粪污处理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累计争取政策项目资金1.68亿元,支持粪污资源化利用全过程建设。富源牧业、垦达畜牧等企业也积极创新产能,投入近千万元改进工艺,让沼渣变成高品质有机肥。2024年,管委会还专程赴日本考察臭气治理技术,未来计划引入先进方案,让养殖场彻底告别异味,真正实现“无废养殖”。
科技更是“点粪成金”的关键。该区联合中科院、中国农大等10多家科研机构,集中打造2.3万亩的旱作农业示范园区,开展有机饲草种植基地建设。与落户我区的中科院农牧交错带生态研究院和中国农大塞北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沼液等粪污有机肥科研试验示范。根据不同作物种植模式采用有针对性的沼液消纳方案,减少化肥使用量,补充土壤有机质,治理盐碱地3500亩。
从污染源到“绿色财富”,作为我市高效畜牧业示范区,塞北管理区积极破解区域小、养殖规模大壁垒,示范带动规模养殖高质量发展,在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上创新举措,实现全区养殖场粪污处理设备配套率达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6%,创造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不仅破解了养殖业的环保难题,更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记者 宋锦丰 韩文涛 通讯员 刘宇 王会文)
相关文章
- 在过去很多年里,开心果一直混迹在全球干果版图中,不温不火又不可或缺,主打一个低调“人设”。2023年,它乘着短视频的东风意外走红,瞬间成了全球零食界的新宠,身价也肉眼可见地暴涨。可到了今年,情况又急转2025-07-11
- 记者 杨 洁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后,多家民营银行也跟进对存款利率进行调整。例如,5月27日,武汉众邦银行公布了最新的人民币存款利率表,自当日起执行。此次下调后,该行整存整取2025-07-11
- 春风送暖,雷锋精神如同一缕阳光,照亮了中国工商银行巢湖支行的每一个角落,在这里厅堂内正温情传递。工行巢湖支行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将爱与奉献融入到日常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热情的“雷锋岗”2025-07-11
- 海峡网5月1日讯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通讯员 郑建东 许常智)“五一”假期首日,当悠扬婉转的古筝声在福建省驿坂高速服务区响起,往来不息的车流仿佛慢下了“脚步&rdqu2025-07-11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于7月6日至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主题为“加强全球南方合作,推动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治理”。此次峰会是印度尼西亚作为新正式成员,以及10个新晋伙伴国加入金砖机制后,举行2025-07-11
- 昨日,泉州交警发布端午节交通安全出行提醒,假期群众外出游玩、探亲访友等出行需求旺盛,民俗活动、文旅活动较多,而我市正值汛期,强降雨、强对流等恶劣天气易发多发,提醒群众注意出行安全。需要注意的是,石狮蚶2025-07-11
最新评论